《铁血红安》主演 赵文卓:饰演刘铜锣。
他将刘铜锣身上的草莽气、英雄气演绎得淋漓尽致,把这个角色从冲动莽撞的少年逐步成长为成熟稳重的将领的过程完美呈现。
李欣汝:扮演方蕾。
她刻画的方蕾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进步女青年,在革命道路上经历诸多考验,与刘铜锣有着复杂的情感纠葛。
刘名洋:出演戴慧平。
将戴慧平外表冷峻、内心纠结的国民党军官形象塑造得十分到位,与刘铜锣既有着兄弟情义又处于不同阵营而立场对立。
以下是《铁血红安》大致的分集剧情介绍 1 - 5集 故事开篇于红安,刘铜锣(赵文卓饰)、方蕾(李欣汝饰)和戴慧平(刘名洋饰)三人自幼一起长大。
刘铜锣性格豪爽、充满叛逆精神,戴慧平则较为沉稳、有学识。
此时的红安,百姓生活困苦,受反动势力压迫。
刘铜锣看不惯当地恶霸欺压百姓,几次三番闯祸。
方蕾受到进步思想影响,一心向往革命。
戴慧平则考入军校,准备投身仕途。
在一次冲突中,刘铜锣误打误撞打死了恶霸,被迫逃离家乡,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6 - 10集 刘铜锣加入了红军队伍,凭借着自己的勇猛和智慧,在战斗中屡立战功,很快崭露头角,成为一名红军干部。
方蕾也投身革命,在宣传工作中积极活跃。
戴慧平毕业后成为国民党军官,奉命围剿红军。
在战场上,昔日的好友兵戎相见。
刘铜锣与戴慧平虽然立场不同,但彼此都欣赏对方的才能,战斗中既有激烈对抗,又有惺惺相惜之感。
方蕾在红军队伍中与刘铜锣重逢,两人感情逐渐升温。
11 - 15集 红军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围剿,战斗异常艰苦。
刘铜锣带领部队巧妙地与敌人周旋,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打击敌人。
戴慧平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对国民党内部的腐败现象深感失望,但出于军人职责仍继续与红军作战。
方蕾在一次战斗中受伤,刘铜锣心急如焚,不顾危险照顾她。
同时,红军内部开展思想整顿工作,刘铜锣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进步,思想更加成熟。
16 - 20集 长征开始,刘铜锣所在部队肩负起掩护主力部队转移的重任。
他们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戴慧平接到命令追击红军,在追击中看到红军战士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内心产生动摇。
方蕾克服重重困难,跟随部队前进,在途中发挥自己的专长,救助伤病员。
刘铜锣在长征路上经历了无数生死考验,带领战友一次次突破敌人封锁线。
21 - 25集 到达陕北后,红军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刘铜锣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进一步提升军事素养。
方蕾也在后方积极参与抗日宣传和妇女工作。
戴慧平在国民党内部因不愿与腐败势力同流合污,遭到排挤。
抗日战争爆发,国共合作抗日,戴慧平希望与刘铜锣携手抗敌。
刘铜锣不计前嫌,与戴慧平在抗日战场上并肩作战,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26 - 30集 刘铜锣率领部队在敌后开展游击战,给日军造成沉重打击。
他与战友们发明了各种巧妙的战术,让日军防不胜防。
方蕾深入敌占区,从事地下情报工作,为抗日斗争提供了重要信息。
戴慧平在国民党军队中积极倡导抗日,但受到顽固派的掣肘。
在一次战斗中,刘铜锣与戴慧平再次相遇,两人相互配合,成功击退日军的大规模进攻,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信任。
31 - 35集 抗战后期,局势愈发复杂。
国民党顽固派加紧对共产党的打压,戴慧平陷入两难境地。
一方面他渴望抗日到底,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服从上级命令。
刘铜锣领导的部队面临着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双重压力,但依然坚守阵地。
方蕾在执行任务时不幸被捕,日军对她严刑拷打,试图获取情报,但方蕾坚贞不屈。
刘铜锣得知后,心急如焚,策划营救行动。
36 - 40集(大结局相关) 刘铜锣带领敢死队成功救出方蕾。
随着抗战胜利,国共矛盾再次凸显。
戴慧平在经历诸多事件后,认清了国民党的本质,最终选择弃暗投明,加入共产党阵营。
在解放战争中,刘铜锣、戴慧平携手作战,指挥部队取得一系列胜利。
红安子弟兵在他们的带领下,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赫赫战功。
最后,刘铜锣、方蕾和戴慧平站在红安的土地上,展望美好的未来,这片红色的土地见证了他们的成长和革命历程,也象征着无数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的理想终于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