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范进中举》 其一 范进中举之后,整个胡家镇都沸腾了。
前来道喜之人络绎不绝,门槛几乎被踏破。
张乡绅送来白银五百两,外加一套三进三出的大宅子,美其名曰“为贺范兄高中,略表心意”。
自此,范进一家便搬进了新居,过上了阔绰的生活。
起初,范进还能保持几分谦逊,对前来拜访的人笑脸相迎,礼数周到。
可日子一长,他便渐渐迷失在这阿谀奉承之中。
每日里不是与达官贵人吟诗作对,便是出入各种奢华酒宴,全然忘了当初寒窗苦读的初心。
胡屠户也摇身一变,仗着女婿的权势,在镇上横行霸道。
往日里那些对他颐指气使的人,如今见了他都点头哈腰。
胡屠户越发得意忘形,每日提着酒壶,在街上大摇大摆地走着,逢人便吹嘘自己如何有眼光,早就看出范进非池中之物。
这日,范进正在家中与几位举人老爷闲聊,下人来报,说有个自称是范进昔日同窗的人求见。
范进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实在想不起是哪位同窗,便吩咐下人将其带到偏厅。
来人衣衫褴褛,面容憔悴,见到范进后,扑通一声跪下,哭诉道:“范兄,我是李二啊!咱们曾一同求学,你还记得吗?如今我家中遭遇变故,妻儿老小都快饿死了,听闻范兄如今飞黄腾达,还望范兄念在昔日同窗之情,拉小弟一把!” 范进听后,眉头皱得更紧,心中有些不悦。
他上下打量着李二,冷冷地说:“我当是谁,原来是你。
我如今事务繁忙,哪有闲钱救济你?你还是另寻他人吧!”说完,便起身准备离开。
李二见状,急忙抱住范进的大腿,苦苦哀求:“范兄,你怎能如此绝情?想当年咱们一起吃苦读书,发誓要相互扶持。
如今你富贵了,却对我这般冷漠!” 范进不耐烦地甩开李二的手,呵斥道:“哼,此一时彼一时也。
我如今身份不同往昔,怎能与你这等落魄之人纠缠不清?来人,把他轰出去!” 几个下人一拥而上,将李二强行拖出了大门。
李二瘫坐在地上,望着紧闭的大门,眼中满是绝望和怨恨。
此后,范进在仕途上一路顺风顺水,官职越做越高。
可他的所作所为却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
朝堂之上,有人弹劾他贪污受贿、结党营私;民间百姓,也对他的骄奢淫逸议论纷纷。
终于,在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范进被罢官免职,家产充公。
一夜之间,他从云端跌落谷底。
那些曾经围绕在他身边的人,如同鸟兽散,再也不见踪影。
范进失魂落魄地回到了老家,昔日的房子早已易主。
他衣衫破旧,面容沧桑,与中举时判若两人。
此时的胡屠户也没了往日的威风,躲在家里不敢出门。
范进站在曾经熟悉的街头,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五味杂陈。
他想起了自己中举前的平淡生活,虽然贫穷,却也踏实;想起了李二那绝望的眼神,心中懊悔不已。
可一切都已无法挽回,他只能在悔恨中度过余生。
续写《范进中举》 其二 范进中举之后,名声大噪,不仅在当地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就连京城中一些官员也听闻了他的事迹。
不久后,吏部传来消息,范进被任命为山东某县知县。
这突如其来的喜讯让范进一家欣喜若狂,即刻收拾行装,前往任职之地。
初到任上,范进满怀壮志,决心做一个清正廉洁、为民造福的好官。
他每日勤勉办公,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严惩当地的恶霸豪强,一时间,县城的风气焕然一新,百姓们对他赞不绝口。
然而,官场毕竟是个复杂的地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范进渐渐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压力。
上级官员的应酬、同僚之间的攀比,让他开始有些力不从心。
为了在官场中站稳脚跟,他不得不违背自己的初衷,参与一些不正当的活动。
有一次,一位富商为了谋取某项工程的承包权,派人给范进送来大量金银财宝。
起初,范进坚决拒绝,可那富商却不依不饶,暗示如果不接受,将会给他带来诸多麻烦。
范进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是自己的原则和良心,另一方面是官场的潜规则和自身的前途。
最终,在巨大的诱惑面前,他动摇了,收下了那份厚礼。
自那以后,范进便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一发不可收拾。
他开始频繁接受贿赂,为一些不法商人开绿灯,对百姓的诉求却渐渐置之不理。
曾经那个一心为民的好官,如今已变成了一个贪婪腐败的昏官。
百姓们对范进的变化看在眼里,恨在心里。
他们开始联名上书,向朝廷检举范进的恶行。
起初,朝廷并未重视这些举报信,认为不过是些刁民无事生非。
但随着举报信越来越多,引起了一位正直大臣的注意。
这位大臣亲自来到山东调查,掌握了范进贪污受贿的确凿证据。
很快,朝廷下令将范进革职查办。
当钦差大臣宣读圣旨的那一刻,范进如遭雷击,瘫倒在地。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苦心经营的一切,转眼间都化为乌有。
被押解回京的途中,范进望着沿途熟悉的风景,心中充满了悔恨。
他想起了自己中举前的艰苦岁月,那时虽然贫穷,但一家人其乐融融;想起了自己初入官场时的雄心壮志,立志要为百姓谋福祉。
可如今,这一切都因为自己的贪婪和欲望而毁于一旦。
到达京城后,范进被关进了大牢。
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他每日以泪洗面,反思自己的过错。
曾经那些荣华富贵、阿谀奉承,此刻都成了过眼云烟。
他深知,自己即将面临的是法律的严惩,而这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
续写《范进中举》 其三 范进中举后的风光日子没过多久,母亲却因过度兴奋,加上年事已高,突然一病不起,没过几日便撒手人寰。
范进悲痛欲绝,守孝期间,整日以泪洗面。
守孝期满后,范进再次踏入官场。
经过这段时间的沉淀,他本想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然而,官场的黑暗和复杂却让他倍感无奈。
一日,上司交办给他一件棘手的案子。
此案涉及到当地一位有权有势的大户人家,这户人家平日里横行霸道,欺压百姓,民愤极大。
但因其背后有朝中权贵撑腰,历任官员都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范进深知此案的难度,但他想起自己曾经的抱负,想起那些受苦的百姓,毅然决定彻查到底。
他不顾上司的暗示和警告,四处搜集证据,走访证人。
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终于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将那大户人家绳之以法。
这本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可范进却因此得罪了朝中权贵。
不久后,他便遭到了报复,被诬陷贪污受贿,免去官职,发配边疆。
在发配的途中,范进受尽了折磨。
同行的衙役对他百般刁难,不给饭吃,还时常打骂。
曾经那些巴结他的人,如今都对他避而远之。
而那些被他帮助过的百姓,虽然有心相助,但也无能为力。
一路上,风餐露宿,疾病缠身,范进的身体越来越差。
但他心中始终有一股信念支撑着他,那就是他坚信自己是清白的,总有一天真相会大白于天下。
终于,在历经千辛万苦后,范进抵达了边疆。
这里环境恶劣,人烟稀少,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但范进并没有被打倒,他凭借着自己的学识,在当地办起了学堂,教孩子们读书识字。
日子一天天过去,范进在边疆的事迹传到了京城。
一位正直的御史听闻后,深感敬佩,决定重新调查范进的案件。
经过一番仔细的调查,真相终于水落石出,范进被平反昭雪。
朝廷下令召回范进,恢复他的官职。
当诏书送到边疆时,范进望着那发黄的纸张,眼中闪烁着泪花。
他感慨万千,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他对人生和官场有了更深的认识。
范进回到京城后,并没有立刻接受官职。
他婉拒了朝廷的任命,选择回到家乡,过起了平淡的生活。
他深知,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安宁和对正义的坚守。
从此,范进在家乡教书育人,将自己的知识和品德传授给下一代,度过了平静而充实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