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儿知识大全 诗歌文学内容页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经典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学生会认“晒、极”等 14 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变、极”等 10 个字。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变化,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变化及相关自然现象。

难点 体会水在不同状态下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水的循环规律。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朗读感悟法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3 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水在自然界中变化的视频,如平静的湖水、奔腾的江河、飘落的雪花、降雨的场景等。

播放结束后,提问:“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里,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和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看看文中是怎么介绍水的。

”引出课题《我是什么》,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2 分钟)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圈出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重点指导“晒(shài)、蒸(zhēng)、凝(níng)”的读音。

去掉拼音,开火车读、小组读、个别读,巩固生字读音。

利用多种方式理解“温和、暴躁、灌溉、淹没、冲毁”等词语的意思。

比如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动作演示、直观图片等方法。

例如,用动作演示“温和”和“暴躁”两种不同的状态;展示农田灌溉的图片理解“灌溉”;播放洪水淹没村庄、冲毁房屋的视频理解“淹没”“冲毁”。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思考:课文中的“我”指的是谁?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8 分钟) 学习第 1 自然段 指名读第 1 自然段,思考:水是怎样变化的?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太阳一晒→汽→云(白、黑、红) 课件展示水变成汽,汽聚集成云的动画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指导朗读,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我会变。

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

”要读得干脆;“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

”语速稍慢,突出“极小极小”“飘浮”。

学习第 2 自然段 自由读第 2 自然段,思考:云会变成什么?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板书:云→雨、雹子、雪 分别出示雨、雹子、雪从空中落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不同样子,理解“落、打、飘”三个动词的用法。

让学生通过做动作来感受“落、打、飘”的不同力度和速度,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指导朗读,“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

人们管我叫‘云’。

”读出轻松、愉快的感觉;“我在空中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变成了无数小水滴。

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管我叫‘雨’。

”“落”字读重音;“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

”“打”字读重音,表现出雹子的力度;“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管我叫‘雪’。

”“飘”字读得轻柔。

学习第 3 自然段 轻声读第 3 自然段,想一想:水在不同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池子里→睡觉;小溪里→散步;江河里→奔跑;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课件展示水在池子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的不同状态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水的不同姿态。

指导朗读,“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读得轻松、活泼,读出不同的节奏,表现出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状态。

学习第 4 自然段 默读第 4 自然段,思考:水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好处和坏处?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好处(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坏处(淹没庄稼、冲毁房屋)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见到过水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提问:“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利用水,让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呢?”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学习第 5 自然段 齐读第 5 自然段,思考:“我”到底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明确“我”就是水。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4 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说一说水是怎样变化的,以及水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拓展: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水在自然界中的奇妙现象,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水的知识。

(五)指导书写(3 分钟) 出示“变、极、片、傍、海、洋、作、坏、给、带”10 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师示范书写“变、极、海”三个字,边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如“变”上面的“亦”最后一笔变为点;“极”的木字旁最后一笔是点,右边“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最后写捺;“海”的三点水呈弧形,右边“每”的竖折折钩要写得舒展。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错误。

(六)布置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画一画水的变化过程,并向家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