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儿知识大全 早教内容页

怎么计算频数与频率

频数

频数指的是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重复出现的次数。计算频数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统计每个数据出现的次数。

例如,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某班学生的成绩如下:85,90,80,85,95,80,75,85,90,90。

对于成绩“85”,它出现了 3 次,那么“85”这个成绩的频数就是 3;“90”出现了 3 次,其频数也是 3;“80”出现了 2 次,频数为 2;“95”出现 1 次,频数为 1;“75”出现 1 次,频数为 1 。

频率

频率是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或者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频率 = 频数数据总数\frac{频数}{数据总数}

继续以上面的成绩数据为例,数据总数是 10 个。

“85”的频数是 3,则“85”的频率 = 310=0.3\frac{3}{10} = 0.3

“90”的频数是 3,“90”的频率 = 310=0.3\frac{3}{10} = 0.3

“80”的频数是 2,“80”的频率 = 210=0.2\frac{2}{10} = 0.2

“95”的频数是 1,“95”的频率 = 110=0.1\frac{1}{10} = 0.1

“75”的频数是 1,“75”的频率 = 110=0.1\frac{1}{10} = 0.1

所有数据的频率之和一定等于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