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儿知识大全 早教内容页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分配制度是什么?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生产资料归国家或集体所有,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对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例如,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在能源、交通、通信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集体经济广泛存在于农村地区,如农村的土地集体所有制,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比如,众多小微企业属于个体经济或私营经济,它们吸纳了大量劳动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外资企业的进入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国内产业升级和市场竞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市场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政府则通过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加强市场监管、提供公共服务等,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例如,在疫情期间,政府出台一系列财政、货币政策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稳定经济大盘;同时,市场机制促使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经营策略,提高生产效率。

我国的分配制度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例如,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收入,主要就是根据按劳分配原则获得的。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主要包括按生产要素分配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常见的生产要素及对应的分配形式如下:

劳动要素: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等收入。例如,在私营企业打工的工人的工资收入。

资本要素:包括储蓄存款利息、股息、债券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比如,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分红,投资债券获得的利息收益。

技术要素: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取得的收入,如专利转让、技术入股获得的收入等。例如,某科研人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转让给企业,获得一笔转让费。

管理要素: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和业绩获得的收入,如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年薪、奖金等。

土地要素:通过出租土地、房屋等获得的租金收入。例如,个人将自有房屋出租给他人,每月收取的租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