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方是数学中的一个概念,表示一个数自乘若干次的形式。
次方的定义
设 a 为底数,n 为指数(n 是正整数),那么 a 的 n 次方写作 an,它表示 n 个 a 相乘,即 an=a×a×⋅⋅⋅⋅⋅⋅×a(n 个 a 相乘)。例如,23 表示 3 个 2 相乘,即 23=2×2×2=8。
次方的运算规则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 am×an=am+n。例如,23×24=23+4=27=128。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 am÷an=am−n(a=0,m>n) 。例如,56÷53=56−3=53=125。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 (am)n=amn。例如,(32)3=32×3=36=729。
积的乘方:先把积中的每一个乘数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即 (ab)n=an×bn。例如,(2×3)4=24×34=16×81=1296。
零指数幂:任何非零数的 0 次方都等于 1,即 a0=1(a=0)。这是因为 am÷am=am−m=a0,而 am÷am=1(a=0) 。
负指数幂:一个数的负指数幂等于把幂指数变号后所得的幂的倒数,即 a−n=an1(a=0,n 是正整数)。例如,2−3=2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