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儿知识大全 早教内容页

名词解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以下为你详细解释:

定义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举例说明

以农业生产为例,假设土地面积、灌溉设施等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只有劳动力这一可变生产要素。在刚开始增加劳动力时,由于每个人可以负责不同的工作环节,分工协作使得劳动效率提高,粮食产量会快速增加,即边际产量递增。例如,从1个劳动力增加到2个劳动力时,粮食产量从100斤增加到250斤,边际产量为150斤 。

但随着劳动力不断增加,土地上干活的人越来越多,可能会出现有人闲置、互相干扰等情况,导致劳动效率下降,粮食产量虽然还在增加,但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即边际产量递减。比如,从5个劳动力增加到6个劳动力时,粮食产量从500斤增加到530斤,边际产量仅为30斤。

该规律需注意的要点

前提条件是技术水平不变:如果技术进步了,例如出现了新的种植技术或更好的农业机械,即使在其他要素不变、单一要素增加的情况下,边际产量也可能不会马上递减,甚至持续上升。

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保持不变:强调只有一种生产要素是可变的,其他要素固定,这样才能单独观察可变要素投入变化对产出的影响。若所有要素同时变化,就难以判断是哪种要素导致了产量的变化,也就无法体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