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密度是指物质的密度与参考物质的密度在各自规定的条件下之比,无量纲量。对于固体和液体, 常用的参考物质是时的水;对于气体,常用的参考物质是空气。
相对密度公式
通用公式:,其中表示相对密度, 是物质的密度,是参考物质的密度。
在实际应用中针对不同状态物质还有其他表达形式:
溶液:溶液相对密度常指一定体积溶液的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若已知溶液质量为,同体积水的质量为,则相对密度。由于质量等于密度乘以体积() ,当体积相同时,该公式与通用公式本质一致。
气体: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相对密度还可以用气体的摩尔质量来计算。即,是被测气体的摩尔质量,是参考气体的摩尔质量。这是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导而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相同,而质量(为物质的量,为摩尔质量),所以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例如求二氧化碳相对于空气的相对密度,空气平均摩尔质量约为,二氧化碳摩尔质量为,则二氧化碳对空气的相对密度。
公式来源
相对密度的概念及公式来源于人们对物质密度特性比较的需求。在许多实际情况中,单纯知道物质的绝对密度数值有时并不直观,将物质的密度与另一种常见、性质稳定且密度已知的参考物质密度作比较,能更方便地反映物质的某些特性 。例如,通过比较不同液体相对于水的相对密度,可以快速判断它们在水中的浮沉情况。相对密度大于1的液体在水中下沉,小于1的则会上浮。而且相对密度无量纲,这样在不同单位制下进行对比时无需担心单位换算带来的困扰,为科研、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领域的物质特性描述和比较提供了便利 。